讲不出再见

大概去年年初的时候,看到云南昭通的介绍,大山包那看似徒步发呆的好去处,便想去走一走。后不知怎么的,大概是看到哪张图,一下子再见梅里的念头排山倒海。掐指一算,已有七年之久,心痒难搔。

其实前年寒假我也想去一趟梅里的。出发前是准备陆路去老挝,带了护照、短打,飞机到了昆明却忽然改变了主意,决定去见一见梅里,结果大雪封山,于是在车站看着地名临时挑了元阳。

前年的梅里纯属心血来潮,没有前期的期望,加上大雪封山的客观条件,念头的产生和消亡只有半小时之久,于是全无遗憾。而这一次,我带着“七年”这个有点象征性的数字,满怀着期待,踏上去往德钦的路。

2006年的11月,是我第一次一个人的长线旅行,从第一站大理我就爱上这种自由的感觉,记得当时的形容词是“晶莹剔透”,虽然最后因为妈妈喊我回家吃饭只持续了一个月,但出发的时候是一场没有具体归期的行程,这是之后再也没有过的心情。那是一场不搭人也不愿被人搭的旅程,完美的无与伦比,如果一定要找点瑕疵,那就是没看到日照金山。虽不至于耿耿于怀,但有雪山情结的我,七年之后又回来了。

原本的计划是先看几天日照金山,然后去雨崩再去徒个步,在大本营发发呆,然后再回飞来寺看几天日照金山。现在回想起来,这真是有点药不能停的状态。有时阿Q的想,这次的犹抱琵琶半遮面或许更加代表了我和梅里的情缘,那便是它与我有个约定,还是要再来的。起初那种绝望的心情全然出于自己的期望和偏执,以至于失却了一直来旅程中的良好心态,而既来之则享受之的心态曾是我行走江湖的成名武器,靠着它,过五关斩六将,即使不是最好的季节,在我眼中也如吸了大麻后出现的幻觉,美的别无二家。

这种不平衡的悲愤情绪差点让我在第三天的早上撤离,所幸风雨无阻地出发去西当了。

这是一场很难叙述的旅行,连擅长写流水账的我都无从下笔,于是这注定是个一反常态的blog。我只知道,何其有幸认识这一帮的人,第一次旅途中的人的意义超过了见到的景色。当然,梅里还是那么美,斗转星移与它无干,有缘的无缘的,朝拜的,猎奇的,发呆的,装逼的,随地扔垃圾的,纷至沓来。

所有的感受都是零散的,每天哈哈哈。在笑些什么,老实说除了久久的滑雪和升仙能写的具体点外,其余的都有些茫然,只记得心情,有润物细无声的,有豁然开朗的,有诡异的巧合,却大多无法落实到具体的内容。这是一群原本生活全无交集的人,在雨崩相遇相识。我一直来喜欢作为一个旁观者,看他人的生活状态,听他们的故事,仿佛自己乏善可陈的人生道路也被拓宽了一般。心有灵犀的见解自然妙不可言,而截然不同的观点也能让自己恍然大悟,即使不认同,至少知道世上还有这样的存在,也是好的。

旅途中的我,原本只有与美景说再见的时候伤感,而与路上偶遇的人道再见大多带点挥一挥衣袖的潇洒劲,有时甚至有变态的终于摆脱的I’m free的快感。而此行先和宇光久久告别的时候就小有伤感,尤其是宇光后来在窗口又向大家挥手再见的时候,更不提后来得知他们又从上雨崩赶到下雨崩去找我们却错过。再接着和阿雅阿健在天堂客栈再见,排列组合的拍照稍稍冲淡了些道别的情绪。而在洱海和东东色色利军一一拥抱告别的时候,竟然哽咽了,这一点实在出乎自己的意料,以至于他们走后,我没回过神来。

这是一场讲不出再见的旅行。对梅里,对相知的人。

发表在 万水千山总是情 | 留下评论

一个人的杭州

去年年初我还在定去拉萨的车票时,爸爸已经预定了今年寒假的大年三十。于是今年的寒假截成三段。原本年前想去看看冬日的九寨沟,但是作为一名资深发呆人士,6天的时间觉得太过紧凑,而且不想凑回程的春运高峰热闹,思前想后决定去杭州走一走。深度游吗?不,我从来不认为自己的旅行和深度有任何关系,再久都是浮光掠影,而且即使转山我都认为只是一场休闲游。因为我的心在认真而放松地看景。

大三的时候第一次去杭州,后来当然陆陆续续和不同的朋友去过几次,再加上多次浙皖爬山最后都途径杭州,前前后后大概都不止十次了。但一个地方但凡没有自己一个人静静走过,总觉得没来过似的。

在杭州整整5天。惯例,流水帐一下。

D1 沿着西湖走了一圈。那天天很蓝,湖水也是蓝色的,时时坐下吹风发呆。晚上不过瘾,又去湖边逛了逛。

D2 坐车去了九溪,然后一路徒步杨梅岭出,转至茅家埠再徒步至杨公堤,又一路走到北山路,去爬宝石山。俯瞰西湖全景看日落。很美。日落后其他游客都撤了,我不想原路返回,便漫无目的山上乱走,天已黑,最后也不知从哪个出口出的。看了公交车牌,没一个可以回去的,走了一会,觉得这样下去要走残。便找了公交车辗转回去了。

D3 因为真正的九溪十八涧是九溪至龙井一带,所以改从龙井进,我已经一路走一路发呆了,但是九溪的路比我想象的短,又因为是枯水期,个人觉得不够惊艳。然后就去走虎跑这条路线。一路几乎无人,可劲发呆,这条路线比我想象的长,走到虎跑已经饿疯了。如从虎跑正门进据说要50大洋的门票,从九溪走过去就免费,但我饿的已经只能享受免费的午餐了,走马观花地瞄了几眼便撤了。其实也是,最美的是在路上。不过瘾,晚上又去苏堤走了个往返再走回南山路柳浪闻莺一带。苏堤的夜晚很舒服,湖面上的风吹的有些冷,但有时觉得冷风吹到身上带走一点温度的感觉也是很好的。间或坐在岸边听浪声,很动听。

D4 租了辆公共自行车。漫无目的,从南山路出去,不小心绕着茅家埠又回到了北山路,赶紧换了个方向,去了灵隐一带,后来也不太清楚在哪骑,反正到了云栖竹径那一片,最后又从之江路,钱塘江大桥那转回虎跑路南山路。杭州一路高高的树我很喜欢。路上有时也会听到有人说杭州的冬天有些萧瑟,不够美,而在我,其实倒也挺喜欢树叶落尽的姿态,没了叶子的遮掩,仿佛脉络尽现,映着蓝天,像是枝桠在天空涂鸦,别有韵味。忽想起孤山的腊梅,便去赏梅。暗香浮动,甚是惬意。腊梅总是很难拍出它的美,它的美是一种魂魄。湖边去看日落,再慢慢走回去。乘着夜色,好像又去走了趟苏堤。

D5 想去爬个小坡,那就玉皇山吧。几乎没人,我时常找个地方坐下来看会书,做一会拉伸,发发呆。到了紫气东来那,可以看山脚的八卦田,也颇有意思。玉皇山有点象宁海的杜鹃山,其实有点健身步道的意思。时间多的慌可以一游,带小朋友的倒是值得推荐。

杭州可细细游玩的地方很多,此行时间仍有些仓促,许多地方留待下次再来。只是这一次,我真的可以说我来过杭州了。

发表在 万水千山总是情 | 留下评论

新年新气象:第二期健身宣言

新的一年很快就要开始了。作为一个曾经的计划控,总是要装模作样安排一下的。

第一希望能学样新技能。今年夏天学会了游泳,明年本想学开车,但协调性那么差,如今更因工作原因思路常被打断,注意力难以集中,容易走神,可能不撞死个把人学不会,还是先搁置的好。在考虑是不是把闲置太久的法语再拾起来。

第二是写点什么吧,上一次认真写点东西已经是2008年了。这五年真不知在干什么。

第三是重中之重。确切地说将成为我长期甚至终身的目标。最低纲领:减脂,练出马甲线。如果真练成,就来秀照片碎大石。修身养性,强身健体,希望有机会再去尼泊尔的时候,可以背着大包去珠峰大本营和徒步安娜普娜大环线。

从来都是个只有三分钟热度的人,锻炼更是如此。30几年来没有任何动力可以让我痛下决心。而3年前为了想去阿里转山,听说瘦子高反比胖子小,就为了这,人生第一次开始长时间有规律的锻炼。所以说旅行在我的生活中永远都是满满的正能量,每当我支持不下去的时候,便看看拍过的照片或是翻看一下旅行日记。

当时锻炼其实比较单一,基本就是做瑜伽,每周保持4、5次,每次45分钟,几乎整整一年。饮食上没有太多控制,这点我太了解自己了,时常无缘无故就吃十二分饱的人,在饮食上倘若克制,只会引发报复性的暴饮暴食。也没有刻意去称体重,当时只是想即使没瘦下来,机能提高了,对转山也是有利的。大约半年后,忽然看到体重机上的数字有些错愕,疑心自己看错了。

西藏回来后,锻炼就基本断档了,偶尔高兴起来随便找个操跳一下,继续维持暴饮暴食的生活状态,大概是基础新陈代谢提高的缘故,倒也一直没大反弹。

人是一种很奇怪的东西,胖的和猪头似的时候,大概有些自暴自弃,反倒没有动力,等到稍有成效之后,愈发觉得需要更上一层楼。看到很多励志贴,也觉得自己已是奔四的人了,再不锻炼真就迟了。还是绕回旅行,我希望再过几年,等我有机会再去尼泊尔的时候,可以去徒步安娜普那大环线或珠峰大本营。或者说,希望自己能时常背着大包去爬山,看山影,看云海,看星河。

具体实施计划还没想好。运动的“器材”倒是已陆续到位。一分价钱一分货,花了160大洋买的瑜伽垫果真好,做任何动作都无后顾之忧,不怕移位,安全。其实说到底无非是无氧+有氧+健康饮食。

无氧比较容易控制,有氧通常以跑步游泳跳操为主,如今雾霾已常态,室外跑步还是免谈,游泳基本上我还是能保证一个月8小时。至于跳操本是最容易掌控的,我比较喜欢xhit的视频,每次10分钟左右,一直想跳Insanity,网上说的很恐怖,如晕过去之类,我跳了三节,确实汗如雨下,心率也略有些超出我的安全范围,但状态还行,后因感冒就搁置了。冬天对我来讲或许不宜跳大强度操,因为我但凡运动必大汗淋漓,温差大,易感冒,而且房间隔音效果差,如果持续跳Insanity怕楼下的人拿着刀上来找我。在考虑下学期是不是要去学校的健身房,在室内跑步机上跑和做些简单器械。

至于饮食,对我来说其实稍有些难控制,作为一个实力派,实在是习惯性暴饮暴食,虽然现在已稍稍收敛些。但在某些方面,我是健康饮食的代表。比如我对所有食物一视同仁的热爱,在营养上就算过剩也是均衡的;基本不吃零食,除了坚果(原味)和所有水果。原来有一阵子情绪低落时,酷爱黑巧克力,甚至可以一口气吃掉一盒。现在也已好很多,不知是情绪没那么糟糕还是黑巧克力已经无法缓解,总之它不再是我的救命稻草;不爱饮料。只喝水、茶、牛奶、豆浆、酸奶之类的。这些习惯不是因为它们健康,而是我自身口味的喜好,所以无需坚持,是“本能”。

发表在 为赋新词强说愁 | 留下评论

为了不忘却的记录——白际

国庆已过去两个月了,记录一下行程。

白际这条路线,很多年前就想走了。当时网上搜索路线材料还很少见,而这几年户外运动开发的着实厉害,忽然已铺天盖地,变成热门了。它又称为徽开古道,是安徽到浙江开化一线,也叫浙皖茶山古道。

DAY1 是火车半夜到屯溪,几步路入住考拉国际青旅。

DAY2 自然醒,去隔壁的小饭店去吃臭鳜鱼。吃完已近11点,和老板娘约好,1点继续来吃臭鳜鱼。包车(200/车)至白际。白际有江南墨脱之称,大约它是江南最后通公路的区县。虽明白现在已颇多人知晓,但也万万没想到现在已热闹到如此地步,老实说吓了一跳。徒步去不远处的百丈冲瀑布那发了会呆。

DAY3 徒步去了大概5公里外的严池。前半段稍有点坡,后半程是一边走一边吃石榴,心情大好。一离开白际,人顿减,两重天。

严池比较著名的是千年红豆杉以及高山梯田。可圈可点。在严池住了两晚。严池摄影人家的老汪很是健谈,都疑心再聊下去不排除把银行密码都要给我们了,对我们极好,临走时,没收乔武的伙食费,还送了我们四斤野生栗子,香甜。聊天中得知许多当地的文化,颇有收获。当地人都极为淳朴,看到我们,都会问,去看了梯田没,看了那颗红豆杉没,很是急切,生怕我们错过,得知我们看过,颇有些如释重负的样子,很是感动。

DAY4 继续在严池晒太阳发呆,看湛蓝的天,不时地做深呼吸。大多的人来严池无非是看个梯田便撤了,所以大多的时候较清净。两天无所事事地逛逛看看梯田红豆杉,有一天去了油煎豆腐瀑布,往返3小时。这段路较陡,我们空身前去还好,如背负估计也挺伤的。纵然如此,乔武的脚力仍然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叹,包括偶遇的户外大部队和老汪。如从景色而言,个人不推荐去看油煎豆腐瀑布,没有看点。如纯粹闲逛另当别论。

老汪夫妇推荐我们去看日出,说这儿的日出很美。乔武同学兴奋得很。我本以为不过是玩笑话,结果他真的一大早召唤我们。第一天起的稍晚,跑到梯田那,太阳早已升起。第二日则真正地赶了个早,看着太阳从山后云中缓缓升起,乔武文绉绉地来了句“万丈光芒”。上一次看日出已是去年年初在元阳了,稍纵即逝的绚烂总是让人念念不忘。

DAY5 徒步去10公里(?)外的泰厦村。其实去泰厦村有几条路线,而我们要走的是茶山古道,在项山村处走茬了,后又折回。茶山古道,最早是由安徽一带的富商投资铺就的,较为整齐的青石板,一路基本不见游客,也没什么坡度,半阴半阳,可一路走一路神游万里,探古思幽,老实说,只嫌这古道短了些。

DAY6 泰厦村有小巴去汾口,汾口则有车去千岛湖和杭州。

流水帐结束。走过了,对这条路线就不再耿耿于怀。

发表在 万水千山总是情 | 留下评论

风花雪月洱海行

大三的时候,有朋友在杭州实习,多次吆喝,于是春寒料峭时节和Larina同学满腔热血去了。热血到什么程度呢,下错了站,云里雾里地停在一个不知什么地方。既来之则安之吧,两人便饶有兴趣地晃荡了起来,大概是黄龙吐翠那一带,下着小雨,几乎无人。吐翠两字极为贴切,满满的都是绿色,甚是惬意。后来的两天虽颇有些刺骨寒(尤其在湖上),但仍兴致高昂。那种随兴所至的心情一直让人念念不忘。

后来我的旅行越来越有“自虐”的口碑,没有足够的体力或者够厚脸皮众人一般也不主动要加盟,而我自己也更是不愿网开一面。

今年的暑假郁闷地蛰居在上海,拉一拉同学来问我,她想休个年假,在目的地中纠结,是新疆、青海、西藏还是内蒙,但是好多论坛现在捡人都有年龄和性别的歧视。我也就随口一说,云南也不错啊。这既有我自身的喜好也有神使鬼差的成分,因为老实说,对于夏天的云南我一直是有顾忌的,因为雨季,天空始终不够清透高远。但是云南有个最大的好处,那就是最适合一个人旅行,不是为了艳遇,而是它班车系统非常好,吃住条件也可圈可点,路线多且风格多样,没安全感的人也不需要搭伴。

我当时甚至来了句,我要是有空也可以考虑一起去之类的话。拉一拉同学立即山盟海誓表示太想和我一起去了,吃红薯也愿意。我立刻就被甜言蜜语给腐蚀了。过了一阵得空我半夜定了张火车票,发了个消息给她告诉她我几号到昆明。她收到消息后,和我说去请个假,大约10分钟后,她定好了机票。

对于此行我的定义是“腐败”,而拉一拉同学大概多少是带着吃苦夏令营心态来的,当然事实上,我觉得真的很腐败,两个吃货从早吃到晚。对于行程虽然说是由我决定,但是其实我们俩一样一头雾水,和当年杭州之行一般。我只知道第一站抚仙湖,至于后面将如何完全没有概念,所以导致了我们决定离开抚仙湖时,晚上我在网上看云南地图来决定下一站究竟去哪里。

此行拉一拉同学全程负责在微信上发照片刺激众室友,怂恿各位抛夫弃子搞外地聚会。比如我们在双廊住了个多人间,上下铺,我们就按照当年寝室的格局住下,拍照刺激;我们在一个很十三的洱海边的客栈里喝茶看夕阳,拍照刺激;我们骑行洱海,自然更是要拍照刺激了;至于两个吃货,那几乎是每吃一顿都要上去发一通照片。

两个人的行程当然也有缺憾的。比如说我总怕行程对她来说自虐了点,委屈了她。而她总怕我觉得行程太腐败了点,委屈了我。

Larina在双廊住了三天。主要就是骑行看海喝茶发呆,当然还有从早到晚的吃。

第一天到双廊住下收拾完已是下午,热情高涨立马出发骑行。两人骑骑停停拍照,快到挖色的时候,太阳太过毒辣,找了家地方喝茶喝酒聊天发呆。大理是“风花雪月”发源地,自然有“风花雪月”牌啤酒,甚是应景。

第二天就是客栈考察日。到大建旁村那去探索有腔调的客栈,然后坐那喝茶发呆,经鉴定澜亭别院的公共区域做的不错,海地当然也不逊色。双廊现在大兴土木,大建旁村那颇有些面目全非,但是在小巷里逛逛仍很有收获,比如我们看到一户人家种了株十多年的昙花,不忍让它孤芳自赏,于是向主人征求同意后,堂而皇之地欣赏。虽已凋零仍美的不可思议。真想和主人说半夜前来守候,终是没好意思开口,想来即使没能坐等到花开那一刻,能与挚友坐在昙花树下秉烛夜谈看天色发白也是雅事一桩。罢了,YY一下知道世间还有此等美色也知足了。

而在双廊“主路”上有家叫杂字的“杂货铺”很有特色,里面卖的东西号称都是手工制作的,价格是不菲,但东西也着实不错。有面镜子我们都爱不释手,第一次打开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说了句:太骚了。主人大笑说,我喜欢你这个词。然后每天都去看看它,摸一摸。店主人很有个性,也随我们拍照,不像有些小店东西不怎么样还谢绝拍照。有一天还泡了上好的红茶给我们喝,齿颊留香。

第三天基本就在榕驿客栈喝茶看书发呆。双廊是个适合发呆的地方,不发呆对不起它。

对我来讲一个完整的旅行当然还要有一个人的部分。Larina走的那天大雨,也正因此,一扫天空中的阴霾,第二日大晴,天蓝的可与西藏媲美。去年夏天我也曾在洱海住了近半个月都没见过这样的蓝色,可谓可遇不可求。于是一个人去骑行了。

虽然这已是第四次来洱海了,但是欢喜程度一如既往。不同的时间与不同的人前去,心境也大不相同,但洱海本身对我来讲,仍只如初见,尤其是骑行的时候。景色其实是挖色之后更为动人,因为不靠村镇,海面更干净,环海公路真正夹在山与海之间,没有村庄的间隔,骑在这样的路上,有一种不断感动的心情,当然惯例找个无人的地方,在海边吹风看海听海吃石榴看书一直到晒的受不了。

最后一天在双廊的时候,看到一家店,门口写着“如果你也在双廊”,颇多感触。最后非常媚俗地把这句送给与我同在洱海风花雪月的曾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此行对我而言意义非凡,在同行的日子里,始终有一种“清泉石上流”的心情,是的,这是我很喜欢的一句诗,动不动就拿它来形容一种情绪。笔力不逮,这种情绪无法体现在我的字里行间,只好直白地把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自行总结在最后。

发表在 万水千山总是情 | 留下评论

恍若仙境之藏历新年

此次南迦巴瓦之行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藏历大年三十前,就是看南迦巴瓦。然后以转加拉白垒为转折点,藏历新年开始,完全进入一个新的状态。那么为何恍若仙境呢,因为老实说,藏历新年给我最大的印象是:青稞酒。喝多了就昏沉沉,凌波微步,也真应了恍若仙境。

藏历大年三十转山回来,虽疲乏,但精神亢奋,听到村子里嗖嗖的响箭声,心痒难搔。大叔已不见了踪影,我还在埋怨怎么不带我去玩,后来得知他们累的躺下了。我问女主人,藏历大年初一可有什么讲究。她说要早起,5/6点,然后去打水,点煨桑炉,喝青稞酒,她接着说,你是游客不要紧,晚点起来好了。但是作为一个向来入乡随俗的人是绝不会把自己当作一个游客的。

第二早天没亮就起来了。欢欢喜喜地与女主人互道扎西德勒。女主人立马端给我一大碗暖暖的青稞酒,里面好像还撒了糌粑。二话不说,一口干了。然后又上了一碗,继续二话不说,干了。然后开始吃早饭,我觉得我已经昏沉沉了。大叔他们转山累垮了,没起来。于是变成我一个人吃早饭。丰盛的离谱。两三个炒菜,炖猪脚冻,肠子,最可怕的是一个大脸盆装的蹄膀,自己拿刀割,简直豪气冲天,扶着桌子起来去二楼看南迦巴瓦发呆消化。

那天陆续有游客来了。等他们都出去晃荡后,大叔和女主人带我去串门了。照例,进门扎西德勒后,两大碗青稞酒干了。他们各自说着藏语,或者玩牌。我一个人就昏沉沉坐着吃点心喝酥油茶缓神。我向来喜欢做一个旁观者,所以丝毫不觉得受冷落和乏味。藏民家基本都还是没有厕所的,自己出门找地去。等我回来,一桌子已经排开吃中饭了。吃完又是一海碗青稞酒。为了清醒清醒我便出门晒太阳,帮他们拍点照片。藏民们一排坐下晒太阳,撩起裤管,小腿竟然比我还白。受了刺激便去村子里逛了。在玩响箭的藏民家门口逡巡,被藏民鼓励进去后,结果又被灌了两杯青稞酒。竟然还鄙视我,不让我玩响箭。于是我看了会便撤了。

而这都只是热身运动。藏历大年初三,全村人盛装去村子的广场上跳锅庄。他们的服装与我们通常看到的藏服不同,是工布地区的传统服装。纯羊毛的,上面的花边很精细,再加上银饰,这一身服装价值不菲,当然重量也颇为可观。反正有藏民和我说,因平时不穿,不适应,觉得好重。

广场上,一波人就坐在地上晒太阳唠嗑,另一波人就围着煨桑炉。有人背着褡裢,一面装着青稞一面是糌粑,有人拿着松枝放在煨桑炉上点燃,当然更多的是拎着自家酿的青稞酒来敬酒。大多是那种大可乐瓶一大瓶,然后一个杯子当场倒满。那天总共就7个汉人。轮番被灌。很快三个撤了,一个倒在树下。一个藏民甚至对着树下的人用手机狂拍照。我问你干嘛呢。他贼笑着说,我要上传。我大笑,你太坏了。

我自认为向来酒品甚好,一般酒过来,都一口干了,总共大概喝了十来杯。后来因为来势太过凶猛,我也回击了两下,让藏民也喝了几杯,但劲头太足,头昏沉沉,已有些凌波微步的状态了,于是干脆加入跳锅庄。然后跌跌撞撞回到客栈,大醉一场。以此结束了我恍若仙境醉生梦死的行程。

发表在 万水千山总是情 | 留下评论

恍若仙境之转加拉白垒山

今年藏历新年与汉族的新年只差一天,所以有幸体验到了藏历新年的乐趣,可遇不可求。

先从我们的大年三十说起吧。那天上午我一个人徒步去了5公里外的鬼头,在那堆了个小小的玛尼堆,回来后藏民说,明天藏历大年三十有转山的习俗,问我可有兴趣一起去。作为村里唯一的游客,作为一个徒步爱好者,我真的笑的嘴巴都歪了,忙不迭地说好。

下午起风,开始下雪,藏民说,如果雪大明天的行程就取消,我便开始祈祷。晚上,客栈为了我,特地做饺子。

大年初一,藏历大年三十凌晨5点起床,漫天繁星(通常8点天才亮)。前一晚,藏民嘱咐我带上相机就成。于是这是我有史以来最轻装,就一瓶水、头灯、一点牛肉干、围巾帽子等,加上单反。开车5点半到达林村。然后一行7人下车开始徒步。头灯不给力,就看到脚下的路,枯草上都是霜,亮晶晶地闪着,不知为何,有些魔幻的感觉。好像有些岔路,但因天太黑,也不清楚如果是白天是否明显。有时也要爬上一些木头翻过去,因上面有霜雪,颇为湿滑,我基本是连滚带爬过去的。藏民的速度其实还好,因为天黑,不拍照,跟上没有问题,只是他们基本不休息。有一次休息我坐下拿出一颗糖,刚放进嘴里,就听见“领队”说,走吧。小短腿立马启动跟上。

天快亮时,到赤白村。大约8点时,到了一片草场,天已发白,接着便进入一片森林。一会是青冈林,一会是小竹林,同时已可以看到雅江。因前一晚下雪,大概海拔也在上升,雪景渐渐明显起来。过小木桥,因太湿滑,我的平衡能力一直不太好,于是真正体验了什么叫摸着石头过河。

午饭非常丰盛,有青稞饼,鸡蛋、腌莴苣、辣白菜、藏香猪蹄等,还有放在木碗里的辣酱!我觉得这就是生活的品质,所谓的对生活的要求啊。藏民就地取材给我做了一双竹筷子。藏民打包的速度让人叹为观止,一眨眼,就全收拾妥当上路了,全然没有平日里闲散的状态,想起我们扎营收营的拖沓懒散,真是汗颜。

午饭后,景色渐入佳境。雪压枝头,映着雅江,远远的也已可以看到加拉白垒。当时的状态基本是我要不时地停一下拍张照,不由自主地感叹一下,真美,然后飞奔赶上前面的藏民。如此反复。而藏民已进入疾步状态。吉美大叔有时会在前方稍等我一下,另几个早已不见了踪影。所幸不久后追上了。其中有一段路,经过一片竹林,因太阳升起,竹叶上的雪稍有些融化,风一吹,雪簌簌地飘落,连带着风吹竹叶声,一时间整个树林里都是这个意境,我当时的感觉很奇妙,既觉得这象一个武林社会,又象一个童话世界,在震撼之余有些恍惚。

这一路的景色虽美,但却不是这次转山的重点。对我来讲,更值得怀念的是转山路上的体验。到了阎王庙那。藏民开始磕长头,我也跟着一起凑热闹磕。然后看神迹。他们向我解释,大多和格萨尔王有关。比如有个坑,号称格萨尔王的马蹄印,据说用膝盖在坑里蹭蹭,有助于关节炎,我就去蹭了蹭。基本上,藏民干什么我问一下缘由,也跟着做一遍。有一块较平整的大石头,藏民先后躺在上面大叫一声,得知是“坟墓”,叫喊的内容是:我已经死了啊。用来祈福。我觉得大概和来生什么的有关吧。于是我便躺在上面,用汉语大叫了一声,我已经死了啊。藏民们大笑。对于一个内敛的人来说,之所以这样,完全是今年冬天拉萨街头那种不可抑制的欢喜情绪的表达。还有段路,说要屏住呼吸,一路跑过去,以报答母亲的恩情。我也跟着他们一起跑。最后去看神瀑,瀑布下方竟有一道淡淡的彩虹,很美。回来后看了资料才知道,那是个可以看到自己未来的瀑布,我只看到彩虹,就权将它当作我的未来吧。

因藏民早联系好了对岸加拉村的渡船,大约两点我们坐上了渡船。面对着七个兄弟雪山,在碧绿的雅江上,美的希望这一刻可以长久一些。到了河对岸有人开车来接我们。本以为一路直接开回索松村。结果没开多久,大家就都下车,在草地上,围成一团,吃饭。之前在西藏坐班车的时候,时常看到路边有藏民围坐吃喝吹风看景,一直颇为羡慕,没想到自己也有一天会成为其中一员。感觉甚好。

回程的路上,在车上看着路边景色驶过。车上较挤,我已经基本趴在了玻璃窗上,倒也方便我更好地看风景,有幸看到雅江这一面的风光。

这是我第二次全程与藏民一起徒步。上一次是青朴修行地。与藏民同行,大多的时候,景色已不重要,那种过程的体验让人永远铭记。藏民对我总是颇多照顾,吃饭的时候,不停地叫我吃藏香猪蹄膀;去看一汪深水,在我探身时,轻轻地拉住我;一路上不断问是否要帮我背包等等。今年暑假不排除我又要去西藏了,虽然最初计划是要去新疆的,但当计划改变时,我第一个想到的依然是西藏,甚至容不下其他念头。我热爱它,不只是那里绝美的风光,也是在那里,我受惠匪浅。作为一个纯自然风光爱好者,西藏的人文仍然让我着迷。它看似高远,让人仰视,但身临其境又觉得彻底融入其中,不能分割。它真的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我至今没想明白,为何之前那么多年没有去西藏的念头。或许正是要经过这兜兜转转才更懂得它的美吧。

发表在 万水千山总是情 | 留下评论

恍若仙境之南迦巴瓦(下)

这个下篇,我主要是用来抒情的。因为对于南迦巴瓦,不抒点情,实在对不起它的恍若仙境。

对于我来讲,南迦巴瓦除了美,还有震撼,这种感觉比之前见过的雪山强烈。我一直在想,为何南迦巴瓦看起来如此壮观。琢磨着大概是一来它海拔高(7782米),其次索松海拔相对低(3300左右),落差大。象之前见过的冈仁波齐、梅里,除了本身没南迦巴瓦高外,当时我所处的海拔就已较高。但要说美,个人倒觉得各有千秋。只因季节好,时间长,所以有机会看到南迦巴瓦最美的一面。

抵达的那天,是个阴天,漫天乌云,我都不知道雪山在哪个方向。下午在露台上发呆,看到一点云移开,露出小山尖。作为一个雪山控,虽也看过不少雪山,仍按耐不住的激动。不是因为它是南迦巴瓦,而是在云端中,那个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状态,尤其让人觉得恍若仙境。因除了那一点的山尖,其余的全淹没在云中,一切显得高大,神圣而不可侵犯。当时虽未见其真身,已觉得不虚此行。

在后来的11天中,我看到了南迦巴瓦的各种姿态,百看不腻。

蓝天下,真身全现,直刺天空,也确实,南迦巴瓦本意正是“直刺蓝天的长矛”。几朵淡淡的云浮在前方,象是假的一般。何止云,一切都象假的,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记忆也象那朵云,是漂浮着的。祥林嫂都没象我那样,每天徒步的时候,都要念叨几遍:真美,真美。在它面前,一切都显得如此渺小而微不足道。每次出门徒步,吉美大叔都特别真诚地嘱咐,要当心啊,别掉下峡谷。当时一直偷笑,路那么宽,怎么可能嘛。现在回想起来,可能大叔也怕景色太美,亮瞎了我的眼。

因地理位子的问题,日出时,看不到日照金山,但日落时,却是华美篇章。那是一场盛大的宴席。最最美,象火焰在燃烧,象幸福在燃烧的时段,也就15分钟左右。但前铺垫后收尾都别有风味。从暖暖的黄色到耀眼的金红色再到暧昧的淡粉色,最后沉寂。美的让人想崩溃。日落金山有两种,一种是没有一丝云彩的,一种是云雾遮掩的,很难说更喜欢哪种。前者是赤裸裸的震撼,没有回旋余地;后者虽犹抱琵琶半遮面,但在云后的金红色显得更加浓重,顶峰在云端中燃烧,更有仙境的感觉,让人着迷。

我的房间外就是露台,直接面对着南迦巴瓦,那么多天,从来没看腻过。通常是上午徒步,下午就在露台上面对南迦巴瓦晒太阳看书喝茶发呆,甚至跳操。这样世外桃源的日子,每分每秒都在珍惜。出发之前,完全没概念,觉得20天的假期挺长,还在想是否要去看看冬天的然乌,最后所有的时间都在看南迦巴瓦,回程的火车上遇到很多人,他们在10天甚至更短的时间内,踩了很多点。我不做比较,我只知道,这是一个没有遗憾的行程,如果一定要说出点遗憾来,那就是,美好的时光从来也不会因为你的珍惜而停下脚步,它们依然倏忽而过。

发表在 万水千山总是情 | 留下评论

恍若仙境之南迦巴瓦(上)

南迦巴瓦曾被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雪山,而对我来说,只是想去看一座雪山,近距离的,长时间的,静静的。南迦巴瓦真正的让人觉得恍若仙境,而现在对我来说,已恍若隔世。

拉萨-八一车程大约要8小时,班次很多。而八一-派镇则只有两班,上午9点及下午14:45,单程约3小时。旺季大概会有很多小巴来搭讪,淡季基本靠班车。错过派镇班车,就只能在乏善可陈的八一镇住一晚。从拉萨开到林芝的班车,一路上渐渐可以感受到所谓的“小江南”,接近林芝时,明显植被丰富。尼洋河静静流淌,很漂亮。而到快到派镇时,尼洋河与雅鲁藏布江汇合。因冬季算枯水期,水较薄,但在阳光下,仍绿的发亮。

以派镇为起点,沿雅江两岸各有村庄如下:

一面为格嘎村,特色为温泉,不过不能边泡温泉边看雪山;直白村,也曾被评过中国最美的村庄,名声在外,游客也大多在那晃荡,住宿条件相对较好,所谓的景区区间车也只在此线往返,从派镇到直白为水泥路,据说约18公里。但个人认为从观赏南迦巴瓦而言,并不是一个完美的选择,从住宿点到所谓的最佳观景点颇有距离。但从直白至派镇看峡谷的感觉不错,好像比对岸更壮观,大概是切面不同又有较大转弯的缘故。而且从直白村可以徒步去南迦巴瓦大本营。这些都是它的优势;加拉村,已是雅江一边最后一个村庄,可以看加拉白垒雪山,但好像看不到南迦巴瓦,并且可近距离接近雅江,从直白到加拉村已是土路。从派镇至加拉村一线都可开车。

另一面为吞白村,派镇至吞白为水泥路,约5公里,村里有个寺庙,可以登高看南迦巴瓦和雅江全景,极为壮观,美不胜收;索松村,距吞白村约5公里(此行我在此村吉美客栈住了11天)是观赏南迦巴瓦最佳点,直面南迦巴瓦;达林村,至索松村约10公里,村子里有一大片的草场,我在那满是马粪的草场上,曾面对南迦巴瓦睡了个午觉,太阳晒得发烫,舒服的不想起身;赤白村,因凌晨徒步到的那,没法判断,好像只有两三家藏民。严格意义上来说,从达林村开始往后就是徒步转加拉白垒的路线了。因这一线,车只能开到达林村,然后深入必须靠步行。确切地说,整个南迦巴瓦景区,除非不差钱,否则交通基本靠走,比较受限制,需取舍。

在索松村的11天里,我基本上就是徒步和发呆。徒步去派镇一次,吞白一次,鬼头(在索松与达林村附近的一个点,因一块大岩石突出,江对岸看起来象是个魔鬼头)2/3次,达林村两次,还有一个重中之重的加拉白垒转山。除了转山,一天徒步多则20公里,少则10公里。但因每天吃的太撑,纵是这样,也经常要在客栈里跳跳操才能赶在下一顿之前消化完毕。

往达林方向徒步每分每秒面对南迦巴瓦,峡谷下方则是雅江,一路上不时可以看到松萝。我第一次看到这玩意是在云南的雨崩,据说它只会在一定海拔空气纯净的地方才会生长,所以一路猛呼吸,洗肺。往派镇方向则一直面对多雄拉雪山(去墨脱正是翻此山),而雅江的角度则更好,雪山倒映在江中,分外的美,沙滩则看起来洁白细腻,一直想找条路下去在江边睡个午觉。去派镇纯粹是因为想去镇上洗个澡,结果冬天管子破裂,没洗成,但一路景色宜人,没有任何败兴的意思。回程还搭上了拖拉机。我还蛮喜欢坐拖拉机的,坐侧面,开放式的,视野好,感觉是在用相机的全景模式拼接,可将多雄拉、南迦巴瓦和雅江一网打尽。坐在杂物堆上颠啊颠的,也很有镜头感,用我微博上的话来讲,就是:除了前有柴油.后有尘土以及坐久了略半身不遂外是个完美的交通工具。

如果三月看桃花,则推荐吞白至索松一段,一路上,雅江边,路边均是桃花,我都可以想象盛况,醉死人不偿命的。

发表在 万水千山总是情 | 留下评论

恍如仙境之冬日的拉萨

这是我第三次来拉萨了,前两次都是夏天。对于一个国家的首都,一个地区的首府,或者省会,我对它们的感情通常很复杂。它们一般是政治文化经济某一项或全部的中心,自然有过人之处,但是作为一个自然风光爱好者,更多的是将它们当作一个中转站。拉萨也不例外。但是这一次冬日的拉萨,为何单单列出,还进入“恍如仙境”系列呢,请听我细细道来。

我更喜欢冬天的拉萨,尤其是年前,少有游客。藏民大多穿传统服装。我背着单反,反倒一张都没拍,因为游客少,我更乐意混迹其中,在心理上成为他们中的一份子,欣赏最自然的他们。吃美味的藏餐,喝念念不忘的酥油茶甜茶,晒暖暖的太阳,看大昭寺门口的磕长头。因为今年的藏历新年与我们的新年只隔了一天,所以整个拉萨市内洋溢着一股子的节日气氛。年前藏民们在路上三三两两地围成一团,摸着对方脖子上的链子或手上的珠子,大概是在交换购物心得,又或者在攀比各自祖传珍宝。总之,看着让人欢喜,恨不得也上前去摸一摸。好多次我都想凑进一群扎堆的藏民中,总之,我的情绪一直处于莫名冒泡状态中,似乎要有人拉着我才能不干出愚蠢的事来,这是前两次去拉萨从未有过的情绪。不过作为一个向来有“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定力的人,内心再激动,行为也通常都是以打酱油为主。

虽然现在大昭寺和布达拉宫广场那都要安检才能进入,整个拉萨市又因为要铺暖气管道,挖的面目全非,但因游客少,少了些旅游城市气氛,多了些藏地文化的味道,虽然很多店铺关了门,但我喜欢这股子的清静。而年后我从林芝回到拉萨,人明显多了,但比起暑假来,实属小巫见大巫。大多的甜茶店都关门了,我在偏僻的小巷里随便找了家,彻底的藏民。我从来都喜欢做一个旁观者,混在里面,一言不发,看看书,喝喝茶,吃吃藏面,看看周遭的人,被周遭的人看看。还曾经和一个不会汉语的藏民鸡同鸭讲了很久,身旁明明另有一个藏民,他拿着手机偏偏来找我帮忙,请那位藏民做翻译,老实说,最后我都不确定我帮的忙是否是他需要的。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我从来没来过拉萨,因为没进过布达拉宫,没参观过三大寺。但我真心喜欢大昭寺门口的磕长头,每次都会在所谓的艳遇墙那晒太阳,看藏民甚至汉人在那虔诚地磕长头,百看不厌。

因冬日再去拉萨的概率比较低,乘着淡季,我去了趟布达拉宫,打破了三过拉萨不入布宫的格局。我是年后去的,如年前去,人更少,可以更好地体验布达拉宫。老实说因对宗教的无知,我对佛像没概念,也没有一颗虔诚的心,我是彻底以一个游客的身份去的。但布宫真美,在一些细节上,让人驻足流连。门楣门框上的花纹,堆绣,甚至烧香的炉子,都极为精美,作为一个也去过不少寺庙的人来说,仍忍不住赞叹。

发表在 万水千山总是情 | 留下评论